社会团体成立、变更、注销登记
基本信息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民政局
000111001000
行政许可
【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十条第一款 设立慈善组织,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登记,民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决定。符合本法规定条件的,准予登记并向社会公告;不符合本法规定条件的,不予登记并书面说明理由。
【行政法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0号 2016年2月6日经《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第六条 国务院民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以下简称登记管理机关)。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国务院或者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的组织,是有关行业、学科或者业务范围内社会团体的业务主管单位(以下简称业务主管单位)。法律、行政法规对社会团体的监督管理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七条 全国性的社会团体,由国务院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登记管理;地方性的社会团体,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登记管理;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体,由所跨行政区域的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登记管理。 第十八条 社会团体的登记事项需要变更的,应当自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之日起30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变更登记。社会团体修改章程,应当自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之日起30日内,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第十九条 社会团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销登记:(一)完成社会团体章程规定的宗旨的;(二)自行解散的;(三)分立、合并的;(四)由于其他原因终止的。
社会团体成立登记:
1.咨询阶段责任:向咨询者解答相关政策规定,申请书相关内容。
2.核名阶段责任:审核申报资质,出具核名相关材料。
3.受理阶段责任:审核社会团体相关申报材料,对符合规定的,予以受理;对不符合规定的,告知原因及需要补正材料。
4.审查阶段责任:审核材料,提出初审意见。
5.决定阶段责任:法定告知、作出行政许可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不予许可的应当告知理由)。
6.送达阶段责任:召开成立大会,发给批复文件及证书。
7.事后监管责任:材料归档,信息公开。
8.其他:法律法规应履行的其他责任。
社会团体变更登记:
1.咨询阶段责任:向咨询者解答相关政策规定,申请书相关内容。
2.受理阶段责任:审核社会团体相关申报材料,对符合规定的,予以受理;对不符合规定的,告知原因及需要补正材料。
3.审查阶段责任:审核材料,提出初审意见。
4.决定阶段责任:法定告知、作出行政许可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不予许可的应当告知理由)。
5.送达阶段责任:发给证书。
6.事后监管责任:材料归档,信息公开。
7.其他:法律法规应履行的其他责任。
社会团体注销登记:
1.咨询阶段责任:向咨询者解答相关政策规定,申请书相关内容。
2.受理阶段责任:审核社会团体相关申报材料,对符合规定的,予以受理;对不符合规定的,告知原因及需要补正材料。
3.审查阶段责任:审核相关材料,提出初审意见。
4.决定阶段责任:法定告知、作出行政许可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不予许可的应当告知理由)。
5.送达阶段责任:发给批复文件。
6.事后监管责任:材料归档,信息公开。
7.其他:法律法规应履行的其他责任。